現場 | 2023年 中國GastroPlus研討班
現場 | 2023年 中國GastroPlus研討班
9月23號那晚,數字火炬手踏浪而來,成為無數人珍藏一生的記憶;同天閉幕的第十屆中國GastroPlus研討班,也讓虛擬動物、虛擬人群、虛擬試驗的理念深入學員的心中!
線上課程概要
線下培訓團隊
線下課程回顧
9月21號,周海英博士和王鈺璽老師分別分享了PBPK在藥物研發不同階段的具體應用和相關案例,介紹和演示了藥物發現階段進行預測化合物的口服吸收與人體PK、跨種屬的PK外推以開展首次人體PK預測和特定人群的PK預測等應用,這些主題較好地覆蓋藥物研發進程中不同階段時人體PK預測的應用場景,以便學員對藥物的建模形成系統化的整體認知。
周海英
王鈺璽
9月22號,John DiBella和Sandra Suarez-Sharp與學員就“向法規機構提交PBPK/PBBM模型的經驗分享與問題交流”開展熱烈的討論,通過他們20年多年的建?;蚨嗄暝贔DA的審批經驗,分享了PBPK模型驗證、建模報告、如何提高法規部門接受PBPK模型等問題的看法,他們的實戰經驗和心得體會分享獲得學員們的高度贊賞。周海英博士還講解了大分子(單抗和ADC)的PBPK建模以及直接體內外相關性評估與虛擬等效性研究。
John DiBella,Sandra Suarez-Sharp
此外,來自正大天晴南京研究院藥理評價所的高級項目主管馬雪琴老師,在線上進行了“基于PBPK模型從動物到人體PK預測案例分享”主題報告。
馬雪琴
23號,周海英博士講解了基于PBPK模型考察藥物相互作用、透皮與肺部給藥制劑PBPK建模的相關原理和軟件的操作。
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的江波老師,通過線上講解了“模型引導的藥物研發實踐和案例分享”,該報告的內容主要包括兩部分,第一部分介紹了模型引導的藥物研發的基本概念,包括PopPK, PK/PD, PBPK等,以及國內外頒布的MIDD相關指導原則,還并介紹了使用GastroPlus建立PBPK模型的建模參數和相關模塊。第二部分介紹了3個使用GastroPlus建模的實踐案例,分別是制劑間生物等效性預測增加正式試驗等效把握度、基于模型指導制劑改良時的處方篩選、使用PBPK模型進行大分子創新藥物人體首劑量和PK預測。
江波
課程的最后一個環節,陳濤老師通過一個實戰案例,先介紹了案例藥物的ADME背景,請所有學員結合藥物的建模參數,通過獨立思考和學員間交流討論,由學員自行開展動物及人體PBPK模型搭建。進一步檢驗本次研討班的學習效果,并查漏補缺以便在會后針對性地調整復習內容。
陳 濤
交流與互動